浙江乐清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已得到有效处置 △ 视频来源于浙江新闻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2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一则消息:8月17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畜牧兽医局接到报告,某养殖小区3个养殖户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目前,发病430头,死亡340头。8月22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赴浙江。当地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目前,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处置。 非洲猪瘟爆发原因难追溯 行业专家传播原因猜测 近几年,猪肉的大量进口和走私,包括东北紧邻俄罗斯远东地区,可能通过各种渠道的一种或者多种,使病毒进入中国国内。 冯永辉认为,这四地加起来扑杀的猪也就在一万头左右,对于全国生猪年出栏量7亿头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这次疫情是行业的头等大事,整个行业基本上都拉响警报,开始排查,因此影响生猪调运,这些确实冲击到市场。从8月13日开始,猪价连跌了将近十天。 “这次疫情比2006年的蓝耳病的危害都要大。那一年的影响,直接拉高了CPI,触发下一年的通货膨胀,因为蓝耳病死猪太多了。如果非洲猪瘟蔓延到那种程度,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冯永辉说。 在历史上,非洲猪瘟曾给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进入2000年之后,非洲猪瘟仍在全球肆虐。 目前,俄罗斯的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的威胁最大。 自2007年发现疫情以来,俄国的非洲猪瘟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相反,一直在持续爆发并向周边国家扩散,且不断向东挺进。 尤其使人不安的是,2017年的3月27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伊尔库茨克州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共有40只家猪感染并全部死亡。伊尔库茨克州距离蒙古国只有约100公里,距离中国边境满洲里只有约1000公里。 2018年8月份中国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其具体来源,目前尚无明确说法。 王君玮 带毒种猪可以潜伏带毒,并随着引种而进入国内,一旦在猪群寄居,很快会在猪群蔓延、流行。猪冷冻精液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长期存活,并可伴随着人工授精将病毒传播给母猪并导致疫情暴发。野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寄主,常可自然感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是危险的长期带毒者。我国幅员辽阔,野猪资源丰富,加之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接壤的地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性。 冯永辉 基本肯定是从国外传入,但传进来的源头在哪里,目前尚不清楚。从流行病学上来说,当前这四起案例,并非疫情源头,而且由于疫情传播渠道的错综复杂,导致追溯非常困难。如何切断非洲猪瘟传染链,防止其蔓延,便显得至关重要。目前防范非洲猪瘟主要办法就是杜绝病毒源传播,做好猪场的消毒,饲料需要高温杀毒。出现疫情后,及时的隔离、扑杀、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非洲猪瘟暴发对养殖行业影响巨大 9月猪价走势看猪瘟爆发范围 四地非洲猪瘟暴发,扑杀的猪加起来也有一万头左右,按照当前一头生猪价值1600元计算,扑杀生猪损失超过1600万。虽然对于全国生猪年出栏量7亿头来说,折算下来对整个行业的损失不算太大。但由于这次疫情是行业的头等大事,整个行业基本上都拉响警报,开始排查,因此影响生猪调运,这些确实冲击到市场。虽然疫情目前仅是规模较小的点状发生,实际减少生猪数量很小,但短期连续发生可能引发大众重新评判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和态势。猪肉消费意愿或阶段性回落,尤其是疫情发生地区。从8月13日开始,猪价连跌了将近十天。这次疫情比2006年的蓝耳病的危害都要大。那一年的影响,直接拉高了CPI,触发下一年的通货膨胀。如果非洲猪瘟蔓延到那种程度,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 而对于9月份后的行情走势,业内认为还要看非洲猪瘟对整个生产的影响。如果疫情就此打住猪价走势应该不会太偏离我们之前的预测,但如果是大范围爆发,会造成整个生猪的生产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供给大量减产的话,猪周期的低点必然会提前来临,后期猪价逆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当然我们并不希望发生到这一步,现在的疫情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另外当前的疫情可能会导致消费端短期出现下降,短期猪价走势依旧偏弱。 非洲猪瘟是把双刃剑 养殖户应该乐观思考 凡事皆有两面性,有利则有弊。对于目前的养殖业来说,面临着两大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是环境污染,二就是疾病的防控,严控疫情发生。但是很多小型企业和养殖散户,缺乏生物安全意识,消毒设备形同虚设,只为应付检查,能坚持做到位的寥寥无几,这样的养殖场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被淘汰,而非洲猪瘟疫情的肆虐,正是加快了淘汰的步伐,净化了养殖市场的环境,让养殖户更加重视生物安全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作为传统企业和养殖户,应该乐观的思考,加强消毒防疫。我们都希望非洲猪瘟能早日消除,留给大家一个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