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仔猪腹泻的营养机理与预防措施
来源 :武汉纽科源   作者 :纽科源   发表时间 : 2013-08-30 00:00:00   浏览 :
    通常将从出生到20kg体重的猪称为仔猪。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重要阶段。仔猪在消化生理、养分代谢和体温调节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这些特点成为仔猪营养需要和饲养技术独特性的重要机制,也是仔猪营养性紊乱(包括腹泻)的根本原因。
 
  仔猪营养生理
 
  (一)消化生理 仔猪消化器官在胚胎期虽已形成,但结构和机能却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胃肠容积小、重量轻 仔猪在初生时胃的重量为4-8g,为成年猪胃重的1%左右。初生胃只能容纳乳汁25-40g。到20日龄时,胃重增长到35g左右,容积扩大3-4倍。约到50kg体重后,胃重才接近成年胃的重量。肠道的变化规律和胃相似。
 
  2、酶系发育不完善 初生仔猪乳糖酶活性很高,而其他碳水化合物分解酶活性很低,因此,仔猪,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对非乳饲料的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很差。蛋白分解酶中,凝乳酶在初生时活性较高,而其他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很低,蛋白分解酶的这一状况决定了早期断奶仔猪对植物性饲料蛋白不能很好消化,饲粮蛋白质只能以乳蛋白等动物蛋白为主。至于脂肪分解酶,其活性在初生时就比较高,同时胆汁分泌也较旺盛。因此,仔猪对以乳化状态的母乳中的脂肪消化吸收率高,而对饲粮中添加的长链脂肪利用较差。
 
  3、胃肠酸性低 初生仔猪胃酸分泌量低,且缺乏游离盐酸,整个哺乳期胃液酸度变动于0.05%-0.15%,且总酸度中近一半为结合酸,而成年猪结合酸的比例仅占1/10。胃酸低,不但削弱了胃液的杀菌抑菌作用,而且限制了胃液消化酶的活性和消化道的运动机能,继而限制了对养分的消化吸收。
 
  4、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 初生仔猪胃运动微弱且无静止期,随日龄增加,胃运动逐渐呈运动与静止的节律性变化。仔猪胃排空的特点是速度快,随年龄增长而渐慢。饲料种类和形态也会影响食物在消化道的通过速度。
 
  (二)仔猪代谢特点
 
  仔猪初生体重一般约占成年时的1%,以后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度和养分沉积量迅速增加。养分沉积的重要特点是脂肪沉积率在初生后前3周内迅速增加,以后与蛋白质的沉积率相当。蛋白质的沉积率初生后增长不多,灰分的增长率更趋稳定。但无论是脂肪、蛋白质或是灰分,在体内沉积的绝对量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增加,表明仔猪生长快,物质代谢旺盛。
 
  (三)仔猪免疫机能
 
  由于在胚胎期母体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此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出生后的仔猪靠食入母乳,特别是初乳而获得被动免疫。初乳中总蛋白含量高达15g/100ml,其中,70%-80%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中,80%为IgG,15%为IgA,5%为IgM。IgA能抵抗酶的消化,起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IgG主要在血清中起杀菌作用,可防止败血症;IgM主要是抵抗革兰氏阴性菌。常乳也是仔猪获取抗体的重要途径。在1-2周龄前,仔猪几乎全靠母乳获取抗体,随着年龄增长,从乳中获得的抗体量下降。到6周龄以后主要靠自身合成抗体,在2-6周龄期间为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的过渡期。
 
  (四)体温条件
 
  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差,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物理调节能力有限 仔猪对体温的物理调节主要靠皮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等方式进行。由于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隔热能力差,且初生时活力不强,靠挤堆共暖的能力有限。因此,靠物理调节远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2、化学调节效率低 仔猪初生时,虽然下丘脑、垂体前叶及肾上腺皮质等系统的机能已较完善,但大脑皮质发育不全,对各系统机能的协调能力差。因此,当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时,虽然体内也能通过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得分泌来提高物质代谢,主要是提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来增加产热,但效率极低,6日龄前特别突出。由于上述原因,初生仔猪临界温度高达35℃,如处在13-24℃,体温在生后1h可降低1.7-7℃。尤其是在生后20min,降低更快,0.5-1 h后才开始回升,而全面恢复正常大约需48h。因此,加强哺乳仔猪和早期断奶仔猪的保温工作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五)营养需要特点
 
  1、能量需要 能量是影响仔猪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仔猪与犊牛、羔羊、幼兔等不同,褐色脂肪完全没有,白色脂肪很少,新生仔猪体内储存的脂肪供应能量有限,同时又由于仔猪消化道容积较少,仔猪断奶的应激反应导致采食量下降,使能量缺乏。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须给予高能饲粮。实践证明,添加油脂是较好的办法。油脂不但能提供充足能量,还能延缓食物在胃肠道的排空,增加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时间。脂肪还是体内必须脂肪酸的来源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利用的载体。同时,添加油脂提高了能量蛋白比,相对减少了采食量,可减少蛋白质代谢病的发生。结合实际经验,断奶仔猪饲粮中脂肪的添加量以2%-4%为宜,且应以短链饱和脂肪酸或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2、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在为早期断奶仔猪选择蛋白质时,应考虑蛋白质的消化率、氨基酸的平衡、适口性和能为仔猪提供免疫保护的蛋白质。早期断奶仔猪对蛋白质品质要求高,大豆中的大豆球蛋白和大豆半球蛋白是引起断奶仔猪过敏反应的两种主要球蛋白。断奶仔猪由于失去来自母体免疫球蛋白的保护,常发生下痢。因此,养殖者必须慎重选择蛋白质原料。人为地在断奶仔猪饲粮中加入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保护其肠道,缓解仔猪由于突然断奶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另外,在保证饲粮蛋白质能满足仔猪对必需氨基酸需要的同时必须降低粗蛋白质水平。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也就降低了饲粮蛋白质的抗原作用以及进入大肠的蛋白质质量,减弱了大肠蛋白质腐败作用,降低了结肠蛋白质腐败产物产量,最终使仔猪腹泻程度减轻,生长性能得到改善。

武汉纽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址:http://www.whnky.com,咨询热线:027-83388968。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