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论母猪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的危害及防制措施
来源 :武汉纽科源   作者 :纽科源   发表时间 : 2013-10-30 00:00:00   浏览 :
  近几年,从猪病的发展特点来看,免疫力低下、免疫抑制性疾病问题突出,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尤为严重,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免疫抑制是猪体免疫系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损伤的结果,从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现象来看,饲养管理,环境因素,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和长期饲喂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都会导致免疫抑制。出现免疫抑制后,猪的生理代谢受到限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导致猪继发或并发多种疾病,母猪一旦出现免疫力低下,造成免疫抑制,就会表现出这些不同的病症如:背毛粗乱、皮肤发黄结痂、消化功能紊乱、便秘、厌食、流泪、缺乳、难产、不发情、屡配不孕、产木乃伊胎、死胎、白胎、仔猪出生1-7日龄顽固性腹泻,死亡率高达50-80%以上。其导致的间接危害尤其严重。
  
原因分析
1、蓝耳病、猪瘟病、圆环病、伪狂犬等免疫抑制性恶性传染病使猪群的免疫力严重下降。
•蓝耳病病毒(PRRSV)降低和破坏肺泡巨噬细功能,减少巨噬细胞数量,降低吞噬活性,抑制淋巴细胞功能,导致猪瘟疫苗的体液免疫受到明显的抑制,干扰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
•圆环病毒(PCV2)使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萎缩,使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猪瘟病毒(HCV)先在扁桃体内复制,然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再到达外周血液,从而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结组织中大量的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机体的免疫应答,降低其抗病能力,导致其他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病及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肺炎病等都是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猪体免疫抑制,降低免疫力与抗病力,造成猪瘟等疫病的疫苗接种失败。
2、饲料霉菌毒素:真菌产生的各种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不仅能引起肝变性坏死,淋巴结水肿,破坏免疫器官降低T、B淋巴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抑制蛋白合成,影响抗体产生,降低免疫应答。
3、大量滥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和大剂量使用,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四环素、氯霉素、磺胺类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当大量的药物进入机体后不能被吸收而变成毒素肽进入组织会引起该脏器的病变,肝脏为解毒器官,肾脏作为排毒器官,毒素长期积累持续存在,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可造成动物免疫系统抑制,免疫器官萎缩等,地赛米松可减少淋巴细胞的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并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4、频繁接种疫苗,不按科学合理的程序使用疫苗,造成疫苗免疫剂量不够,超大剂量注射疫苗或次数过多,接种种类过多等。加重淋巴细胞的负担,造成猪体免疫应答麻痹,导致免疫抑制。
5、应激因素:猪舍通风不良、温度过热、过冷、高密度,频繁转群、混群、分娩、断奶、去势、换料、免疫接种,噪音长途运输等各种应激因素,都可促进动物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影响淋巴细胞的活性,所有这些变化,都会使免疫应答受到影响,引起猪表现程度不同的免疫抑制。

上述因素导致
毒素直接破坏机体危害器官,引起免疫抑制。
毒素能产生毒素肽促使机体耐药。
毒素缔结后覆盖胃肠。一方面降低胃内酶促消化作用。另一方面抑制小肠绒毛活性,绒毛变短,胃肠壁水肿,营养物质不能消化和吸收;肠粘膜免疫功能受损;造成生长僵滞、便秘;肠道内毒素排不出。

便秘的危害
便秘会造成肠内菌群失调,有害菌异常繁殖高热造成母猪体温升高。
有害菌产生的毒素被吸收而造成自体中毒、厌食、无乳及乳房炎。
便秘会造成厌食、分娩无力
毒素能破坏机体的实质器官
造成各系统功能失调

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几乎没有药物能直接杀灭感染动物机体的病毒,只能由动物本身的免疫细胞,其细胞及其产物来消灭病毒。
蓝耳病等大量导致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以及抗生素、疫苗的滥用和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加之饲料毒素,药物毒素及病原毒素导致的不可逆免疫抑制。都严重消弱动物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功能。
重构动物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功能与排除毒素及是提高繁殖力的根本保证。
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使巨噬细胞辨别和破坏变异细胞,激活淋巴细胞促进机体的免疫应答。
解毒排毒:机体的所有毒素、药物毒素和病原霉素在β-葡聚糖的作用下排出体外。
维持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腐败菌的增殖,清理肠道有害菌及有毒物质,促进肠道通畅,不便秘。
小肠绒毛的生长发育,使绒毛变粗壮,激活小肠粘膜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增强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的免疫力从而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促进伤口复原,分泌激素,改善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运送营养,排除废物和毒素机能加快。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母猪妊娠分前期、中期、后期合理饲喂全价优质饲料,严禁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产床要保持清洁干燥,做好母猪产后消炎,防止乳房炎、产道炎症的发生。科学实施消毒工作。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对免疫后的猪群做抗体检测。抗体水平低的应及时补免,补免后抗体水平极不高的猪要坚决淘汰,杜绝传染源的传播。
饲料添加免疫增强剂和微生态制剂保健,抑制病毒的复制,激活和增强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抗体的形成,消除体液免疫抑制,调整肠道正常菌群,消理肠道有害菌群及有害物质,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武汉纽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址:http://www.whnky.com,咨询热线:027-83388968。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