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春季谨防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来源 :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18-03-14 08:36:29   浏览 :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特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较底,但近年来由于流通环节复杂,有些地区对检疫重视不够,检疫执法不严,导致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与流行任何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发病,但年龄越小易感性越强,未断奶仔猪感染,呈典型性发病,断奶以后的仔猪感染,症状较轻,三月龄以上的猪感染多呈隐性。该病主要发生于春秋两季,一般呈散发。饲养管理条件过差饲养密度高,湿度过大,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不足都可以成为本病的发病诱因。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采食量降低,随后出现喷嚏、咳嗽,剧烈运动后表现更为明显,一些病重的仔猪由于喷嚏损伤鼻黏膜造成出血,有些仔猪鼻腔有浆液性、黏液性的分泌物,由于鼻腔黏膜的刺激表现不安,如奔跑、摇头、拱地,用前肢搔扒鼻部,或者借助于饲槽、栏杆磨擦鼻部,由于鼻腔分泌物的影响导致鼻塞,呼吸困难。病猪常有流泪,眼角下形成半月形的湿润区,成为灰黄色或黑色泪斑,随着病程的发展鼻梁骨和鼻甲骨萎缩,鼻和颜面变形,猪的吻端向—侧扭曲,成为外鼻猪,有时两侧鼻孔感染,则鼻腔长度缩短成为短鼻猪。病猪生长发育极为缓慢。

病变特点

特征性的病变是鼻腔的软骨组织软化和萎缩,尤其鼻甲骨萎缩、变形、鼻中隔部分或完全弯曲。

防治措施

对出现明显鼻梁弯曲的猪淘汰处理,对环境严格消毒,症状较轻的猪隔离治疗。本地区发现此病,应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工作,采取果断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饲养有种猪的养殖场,发现病猪应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在每吨饲料中添加纽达康500g+纽美强1Kg,连用5-7天,以防疫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