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养殖场的效益。驱虫不是想当然,更不是走过场,尤其是春季驱虫、更是刻不容缓!“传染病可以使你全军覆灭,寄生虫病则让你利润尽失”。 寄生虫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也是非常严重和不容忽视的。因此,要想发展养殖业,防治寄生虫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影响养殖场驱虫的效果的因素?
1、驱虫药物及驱虫方式
不同动物种类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猪场使用的是单方驱虫药效果肯定不理想(因为猪群的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所以猪场在驱虫时宜选择复方驱虫药物。
对于猪体表寄生虫来说,内服给药驱虫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这与寄生虫寄生的体表部位毛细血管不丰富有关,毛细血管不丰富意味着血药量小,达不到彻底杀死寄生虫的药物剂量,寄生虫被“麻痹”,脱离体表,一段时间又复活,形成二次感染。因此,驱杀猪体内、体表寄生虫的同时,再选择一种体外喷洒的药物,采用“内驱外杀”的模式,把环境中的寄生虫和虫卵同时消灭尤为重要。
2、驱虫方案
建议“四加二”驱虫模式
“四”是指种猪每个季度驱虫一次,“二”是指母猪临产前20d驱虫一次,引种后第3周和合群前10d各驱虫一次;育肥猪40斤与100斤各驱虫一次。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杀灭环境周围和猪体表的寄生虫,切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二次用药就是为了杀死第二次出现的幼虫。从而达到彻底解决寄生虫的目的。
3、健康状况
我们是在给猪驱虫,考虑的是寄生虫、是驱虫药、是驱虫方案,却把主体忘了。记得有位知名专家说“西医是治猪发的病,中医是治发病的猪”。
然而,我们很多猪场的猪群在驱虫时要么处在严重便秘的状态,要么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母猪驱虫效果肯定不佳。
建议母猪便秘期间要先改善机体肠道问题(赛科益生、神农菌肽)、解决猪体亚健康(黄连解毒散、扶正解毒散)、不使用霉变饲料等(毒霉克、霉必脱)。
为什么驱虫不见虫?
(1)寄生虫感染多数是混合感染。以猪为例:钩虫、蛲虫、蛔虫及体表寄生虫混感很常见,所谓“驱虫见虫”,见到的虫以蛔虫居多,如果肠道内没有成年或老蛔虫寄生,当然见不到虫;其实猪肠道内的寄生虫主要是蛲虫和钩虫,它们的虫体很小,数量庞大,肉眼几乎不可见,对猪的危害比蛔虫大得多。
(2)养殖场对“抗寄生虫药物”认识不够,添加量小、搅拌不均匀或用药周期短,也达不到彻底驱虫效果;另外,因担心怀孕母猪使用后会出问题,而自行减少剂量,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如果生产厂家提供的驱虫药物不合格,药物本身含量不够甚至严重不足,也会导致驱虫效果不佳。
驱虫工作必须引起重视,不能趋于走形式或是心理寄托!选择使用低毒、广谱、效果好的驱虫产品是确保驱虫效果的前提。寄生虫病是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它的危害是隐蔽性的,所以,给养殖场定期驱虫是十分重要的。
驱虫药理想产品:
纽科虫灭(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神农特杀(40%辛硫磷浇泼溶液)
高效复方制剂,对成虫和未成熟虫体及幼虫均,有杀灭作用。
一次投药双重效果,同时驱除或杀灭猪体内外寄生。
纽科虫灭安全性高,猪、牛羊、禽类均可使用。
春季,是养殖场驱虫的好时机,养殖户一定要抓住机遇,选择安全、高效、驱虫谱广的驱虫药,通过科学驱虫方案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